近日,宜城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成功為一名 85歲高齡患者實施股骨粗隆間骨折 PFNA 內固定術,術后患者恢復良好,目前已順利出院。
據經主管醫生徐衛平介紹,患者因在家中起床時不慎摔倒,右髖疼痛,活動受限,不能站立行走。在家屬陪同下來到宜城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就診,經過髖關節影像等多項檢查,被確診為右股骨粗隆骨折
考慮到患者高齡,存在高血壓、貧血等基礎疾病,不適合做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術。經充分研究和判斷患者的骨折情況,骨傷科負責人侯延高帶領團隊,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并取得同意后,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同時,成功為患者實施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 PFNA 內固定術。術后患者髖部疼痛明顯減輕,可自行翻身及坐立,恢復良好。
小科普
常見的髖部骨折包括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,對于70歲以上的老年人,由于骨質疏松,摔倒這種輕微外傷就可以導致髖部骨折,并且以股骨粗隆間骨折更常見。股骨粗隆間骨折并發癥多、致死率高,因此,股骨粗隆間骨折也被稱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。
病因
骨折多為間接外力引起。下肢突然扭轉、跌倒時強力內收或外展,或受直接外力撞擊均可發生,骨折多為粉碎性。老年人骨質疏 松,當下肢突然扭轉、跌倒造成骨折。
臨床表現
1.外傷后局部疼痛、腫脹、壓痛和功能障礙均較明顯,有時髖外側可見皮下淤血斑,傷后患肢活動受限,不能站立、行走。 2.大粗隆部腫脹、壓痛、傷肢有短縮,遠側骨折段處于極度外旋位,嚴重者可達90外旋。還可伴有內收畸形。
治療
骨折后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。很多人認為老人年紀大了經不起手術,所以許多老年患者發生髖部骨折后患者及家屬都會選擇保守治療。但是,一旦臥床時間較久,墜積性肺炎、深靜脈血栓、肺栓塞、壓瘡、泌尿道感染等并發癥隨之而來,這些并發癥會嚴重消耗患者的身體甚至生命。
手術治療則分為內固定和髖關節置換。隨著手術理念、技術以及手術器械的發展進步,手術創傷越來越小,現在大多采用微創閉合復位骨折內固定。術后允許患者早期部分活動,減少臥床相關并發癥,以降低患者術后早中期嚴重并發癥發生率、死亡率,提升術后功能及生活質量。
預防
本病的重點是在病人的護理,包括術前術后的護理,注意合理的營養,早期進行功能鍛煉。功能鍛煉是治療骨折的重要組成部分,可使患肢迅速恢復正常功能。功能鍛煉必須按一定的方法循序漸進,否則會引起不良后果。